臺灣現存最早、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地景,歷代往來居住於這片土地的人們皆安葬於斯。南區的墓葬群,文化層疊積豐富,面積達一百公頃,位於中華南路一段至國民路、西門路一段一帶,附近設有臺南市立殯儀館,墓區內有竹溪和多條支流盤繞,山水交織環抱,建構出許多一重山稜一彎曲流的地形,風水絕佳,是臺南臺地僅存的原始地貌。南山公墓有明代墳墓數十門,四座明清古墓為市定古蹟,還有清領時期「府城三吳」、固園黃家、一峰亭林朝英、帽街潘氏家族......等許多府城名人家族墓園,見證了晚明以降,漢人來臺落地生根的開拓史。
市定古蹟:
曾振暘墓,民國41年底(西元1952年),臺南市文獻委員曾在大南門外管事園發現了一座坐北朝南的陵墓,由於墓碑上落款的年代早於鄭成功來臺驅荷的時間,因而被認為是荷蘭時期,流寓的漢人留葬在臺灣的最早一座墳墓。曾振暘的墓碑,保用花崗石打造,尺寸較藩府曾蔡二姬墓及藩府二鄭公子墓小,高度僅有七十六公分,寬度為五十三點十五公分,雖然風化嚴重,但鑄刻深凹的字跡,仍然清晰可辨。中央銘刻:「皇明澄邑振暘曾公摹」,上款題為:「崇禎十五年」,下款刻有:「孝子若龍若鳳同泣立」。澄邑,是福建漳州府海澄縣的簡稱;明崇禎15年,相當於西元1642年,比起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的明永曆15年(西元1661年)早了19年,說明早在荷蘭時期,漢人已在臺灣的史實。
藩府曾蔡二姬墓,大南門外師爺塚前的土丘上,眾坟穩林立的墓塋中,有一處造型簡潔,樸實無華,屬蛇子穴的鄭氏時期墳墓,坐東朝西,墓碑是用麻點般的花崗石打造,碑體四週有微凸的「芝草紋」邊框,框內上乃雕刻著橫寫的篆體「皇明」二字,中央是直書的楷字「藩府曾蔡二姬墓」。雖然左右沒有落款的年代,也沒有立碑後裔的名字,但經考證,被認為是鄭成功兩位姬嬪的墳墓。碑銘中的「藩府」原是屯駐異地,屏藩鎮守的諸侯府第,在這裡則是指反清復明的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府邸。根據《石井本宗族譜》的記載,鄭成功有嬪妃六人,分別為莊氏、林氏、史氏、蔡氏、曾氏、蔡氏,曾蔡二姬墓便是後二位的墓堂。自清國領臺以後,與鄭氏有關的墳塋,大多遷葬中國故里,唯獨曾蔡二姬墓和二鄭公子墓幸存臺南,實在是相當難能可貴的。儘管墓塋已經過多次整修,但明制古樸的風貌,猶依稀可見。
藩府二鄭公子墓,「藩府」二字,是明代屯駐異地,屏藩鎮守的諸侯府第的簡稱,在這裡指的是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府邸。二鄭公子,便是鄭成功的兩個兒子。按《石井鄭氏族譜》記載,鄭成功只有十個兒子,大多溺斃水中,埋葬於中國。惟獨四子名睿,號聖之,十子名發,號省之,由於早逝,又無子嗣,所以留葬於臺南,當時稱為仁和里鞍仔莊的地方。根據連雅堂的記載,當時離該墓不遠處還建有庵和塔,由於地處林莽叢中,乏人照料,都已荒廢。如今這座墳墓仍然孤伶伶地座落在遠離塵囂的荒郊野地上,若不是經人引領,還很難得造訪古蹟呢!
清康熙22年(西元1683年)鄭克塽降清,翌年臺灣併入清帝國版圖,清政府為讓士民淡忘思明之心,於是下令凡與鄭氏相關之仕宦墓塋多遷葬中國故里,然清康熙38年(西元1699年)御令鄭氏家族遷塋中國,此二墓因故留葬未遷。該墓墓基全以石灰岩、牡蠣殼混凝築肇,堅固異常。墓碑石高達1.1m、寬80cm、厚幾20cm,表銘刻「皇明 聖之、省之二鄭公子墓」。墓牆圈繞成拱形,厚25cm;墓長8m、闊3.4m,該墓於1930年(昭和5年)春嘗重修。墓前方的綠榕是重修時栽植的,原墓塋應僅有一花崗石碑與磚面地坪,於民國64年(西元1975年)重修時加建現有全部水泥部分,左右護欄及石獅等,並同時修建「曾蔡二姬墓」及「曾掁暘墓」,故此三墓之形態均屬一致。現由鄭氏後人清掃、清明時節由文化局會同祭拜。
施瓊芳墓,施瓊芳於清嘉慶20年(西元1815年)出生於臺南,卒於清光緒3年(西元1877年)。清英鴉片戰爭前夕,施瓊芳前往北京,由於他精通經史百家,博學鴻辭,文藻斐然,一時京中鉅公名流,雅慕其人,並推為海東的才子;施瓊芳次子施士浩,詩文俱佳,與父親連為進士。因施瓊芳性情放淡,不喜作官,回臺之後,於臺南的崇學文書院及海東書院主講,擔任山長。施瓊芳墓園位於南山公墓內,建於清光緒3年(西元1877年),為一清制墓室,維護完整,墓碑型制特殊(墓碑與兩側墓肩合一),花崗顏色澤黃澄,雖於二戰後經過整修,但鋪地紅磚等仍不失樸拙。